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加工廠日前啟運——
“海葵一號”助力油氣開發挺進深水
5月12日凌晨5點多,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海西灣,一個紅藍配色的“大碗”迎著晨光,離港啟運。此刻,幾公里外,我國最大的半潛工程船“新光華號”正“翹首以盼”,等待“大碗”的到來。
“大碗”名叫“海葵一號”,是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。該裝置集原油生產、存儲、外輸等功能于一體,被網友們昵稱為“超級能源碗”,也是完全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海上油氣加工廠。
|
離港前,記者走進“大碗”,國之重器切實可感。
“碗”有多大?“‘碗口’直徑超90米,300人圍起來才能環抱一圈,最高處61米。主甲板面積相當于13個標準籃球場,總重約3.7萬噸,最大排水量10萬噸。”中國海油海油工程“海葵一號”加工設計經理陳品介紹。
“碗”里有啥?“碗”內有41個獨立艙室,大小不一,功能各異,分別承擔壓載、儲油等不同任務。“碗”上共裝載電氣、動力等八大功能模塊,集成713臺關鍵設備,電纜總長可繞北京五環路5圈還多。
“碗”有多強?它的最大儲油量達6萬立方米,每天能處理近6000立方米原油,可供90萬輛小汽車使用。設計壽命30年,可連續運行15年不回塢。
以往,海上油氣加工廠多設計為船型結構。“海葵一號”為何設計為碗狀?“相較傳統的船型,圓筒結構鋼材用量少、整體穩定性好,能更好抵御深水油氣開采所面臨的復雜海況。”中國海油海油工程流花油田總包項目經理舒偉介紹。
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,因集成程度高、建造難度大,被譽為海洋工程領域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而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,則被業界看作是“明珠中的明珠”。
“圓筒型船體均為異形分段,各分段之間重量重心、安裝精度相互制約,建造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就是精度控制。”舒偉說,“90多米直徑的船體,合攏后主尺度公差必須控制在25毫米以內,僅有一枚1元硬幣的大小。”
創新采用高精度坐標控制網、三維模擬搭載等數字化先進技術,項目團隊搭建了精度“全覆蓋天網”系統,全天候、無死角對各分段進行實時位置監控,實現船體合攏一次就位成功率100%,精度控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目前,“大碗”正運往位于南海的我國首個深水油田流花油田,將與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平臺“海基二號”共同服役。
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開發項目副總經理張寧介紹,“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+深水導管架平臺”的聯合開發模式,可大幅提高采收率,將油田生產壽命延長近30年,開發成本則降低近10億元,為我國深水油氣田經濟高效開發提供新選擇。(人民日報)